客服热线:0571-86056609 86059660

微生物修复土壤技术取得初步成功!

发布时间:2016-05-13 点击次数:2855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的研究, 并通过这些年的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 人们已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 开发了一系列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按处置地点分类,土壤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是在现场条件下直接修复污染的土壤,可分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异位修复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用化学(物理)方法清洗、焚烧处理及生物反应器等多种方法治理后重新填回,可分为挖掘和异位处理处置技术。比较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前者优点是由于不需挖掘和输送土壤,因此可节约处理成本,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但其通常需要较长的实施周期,且由于土壤及含水层存在差异性,不能保证处理的一致性;后者优点在于所需的修复周期相对较短,且可通过匀化、筛分、连续搅拌等手段更好地控制处理的一致性,但其需要挖掘土壤,因此需增加工程设施、所需费用较高,而且不易监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可分为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等技术。

 

   常用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
   利用植物自身对污染物的吸收、固定、转化和积累功能, 以及通过为根际微生物提供有利于修复进行的环境条件而促进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和无害化过程, 从而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包括植物提取修复、植物挥发修复、植物降解修复、根际圈生物降解修复、植物固定/稳定化修复。


土壤冲洗技术
   在水压的作用下, 将水或含有助溶剂的水溶液直接引入被污染土层, 或注入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至受污染土层, 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最终形成迁移态化合物。该技术所需的运行和维护周期一般要4-9个月, 主要用于处理地下水位线以上和饱和区的吸附态污染物。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土壤渗透层或/和地下水中, 以氧化其中的污染物质。其目标污染物包括;石油类、有机溶剂、多环芳烃( 如萘)、农药及非水溶性氯化物( 如三氯乙烯) 等, 通常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存在, 很难被生物降解。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233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