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71-86056609 86059660

农安:促进耕地质量耕作生态耕作效益“绿色增长”

发布时间:2019-02-20 点击次数:2685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农安县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试点县,耕地面积56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5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70亿斤阶段性水平,秸秆可收集量367万吨。几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探索耕作制度改革为主攻方向、以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为切入点,精准发力、不断创新、狠抓落实,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探索新模式
  在推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把秸秆还田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形成了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即搂秆归行、免耕播种、药剂防治、深松施肥、机械收获、科学储运。2018年,共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30万亩,还田秸秆55万吨。实践证明,采取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可以起到节本增效、保护耕地、蓄水保墒、节能环保等作用。一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采取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每公顷比传统耕作模式增产1703公斤;减少灭茬、起垄、坐水种等环节每公顷可节支1520元;减少除草剂施用量30%,可节支50元;减少30%的化肥施用量,可节支150元;享受政策性补贴375元,每公顷共可节支2095元。二是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相当于增加40—50mm降水,延缓旱情5至7天;深松可减少径流60%、减少土壤流失80%,提高了土壤通透性、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蓄水量。三是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减少机械进地次数3至5次,减少燃油消耗四分之一左右;土壤表层0—5厘米形成有机质积累,秸秆全量还田5年后,可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避免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减少烟尘污染和碳排放。
  二、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为推广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提供技术支持
  农安县2017年秋雨不足30毫米,土壤底墒严重不足。针对这一现状,选派多个科技培训小组深入到经营主体、种田大户、农机合作社开展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播种技术培训。共组织召开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播种技术培训班56个,培训8518人次,专题电视讲座4次,现场会9次,编制了《农安县2018—2022年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规划》。2018年出现的60年不遇的严重旱情,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没下一场有效接墒透雨,但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地块出苗率平均在80%以上。从苗情看:秸秆还田年头越多的地块出苗越好、秸秆还田量越大的地块出苗越好、动土越少的地块出苗越好,大旱之年更加彰显了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这项技术的优势。
  三、努力打造高标准示范区,为引领带动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发展树立典型
  坚持行政统筹推动、精心抓好项目促动、依靠政策扶持拉动、培育经营主体带动的总体思路,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示范方、示范田、示范社,努力打造一批模式优、机制好、效果佳的全程机械化亮点,典型引路,先易后难,由点及面,梯次推进,使其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两年来,在全县22个乡镇、68个村,共打造高标准示范区150个,创建了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部分还田等7种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2018年,农安县45个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推广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总面积达到1.3万公顷,平均推广面积达到317公顷,超过500公顷的8个,实现整村推进的6个,为大面积推广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全面整合补贴资金,为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推广提供新动力
  两年来,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提高对秸秆全量还田专用机具和作业补贴比例,对免耕播种机、搂草归行机、深松施肥机等专用机具进行了累加补贴,共投入补贴资金1297万元,有力地推动了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开展。截止到目前,全县共有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专用机具4822台,其中:免耕播种机2568台,深松施肥机2136台,搂草归行机118台。建设27个100公顷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示范区,26个200公顷秸秆部分还田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018年,为了调动农户积极性,扩大推广面积,争取到国家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1816万元,农艺农机融合,资金统筹使用,全量还田每公顷补贴675元,部分还田每公顷补贴375元,为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233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